當驚堂木的脆響穿透紅磚古厝,當講古的韻律飄進老街小巷,唯一不變的,是久遠的故事,日前,鯉中街道“泉州講古”活動八月專場在中山路花巷口開講。
“我們泉州的老街古巷各不相同,名字也別具特色,在百源清池附近有一條禮讓巷……”“泉州講古”非遺傳承人高菲菲做客中山中路花巷口,為現場聽眾講解相關典故。講古人手搖紙扇,口若懸河,妙語連珠,詼諧幽默的語言讓觀眾聽得津津有味、不時捧腹大笑。
故事結束后進入閩南俗語互動環節,游客通過轉盤抽取字條,主持人結合日常生活,將孝老愛親、鄰里和睦、誠信友善等傳統美德融入講解中。字條中展現的俗語,既接地氣、又富有哲理,引得現場聽眾們點頭稱是,紛紛表示要從自己做起,做千金難買的好“厝邊”。
閩南語里的街巷傳奇,恰是非遺薪火最鏗鏘的回響,下一步,街道將深耕公共文化沃土,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,全力回應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閩南俗語小課堂
千金買厝,萬金買厝邊
含義為花多少錢買房子很重要,但用多少錢來買鄰居更重要。它強調了好鄰居可以提供社交、支持和幫助,使生活更加舒適和愉快。這句話也可以被解釋為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即人們更傾向于與相似的人聚在一起,而好鄰居可以創造更好的社交環境,讓人更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